协会动态

补短板,强优势 陇药协会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10-07 18:57:21作者: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点击量:252次【字体:[大][小]

11年前,作为全省唯一医药专业性,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正式成立,十年来,协会矢志奋斗,砥砺而行,拓展出一条集群强链,抱团发展的成长道路。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人文始祖伏羲,医祖歧伯,针炙鼻祖皇甫谧的故里《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药奠基之作都与甘肃有着不解之缘。

甘肃享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现有中药资源3626种,人工种植(养殖)220余种,规模化种植(养殖)110余种,道地药材30余种,特有的“五朵金花”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甘草在全国的占有量和品质名列前茅。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让甘肃有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十足底气,陇药产业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十四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企业。

近年来甘肃省围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总体目标,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将中医药产业作为绿色发展崛起的十大生态产业之一,深入实施中医药产业链长制。在此背景下,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自成立伊始,就把振兴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当作己任,尤其是第三届换届以来,吸引诸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融资咨询等会员加盟协会,还面向省外,邀请吸纳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担任副会长,在药品物流、医疗器械、食品等领域成立分会,同时聚集一批高端专业人才,组成专家委员会,使协会自成立已来,成为含金量最高的协会之一。

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抢占新发展机遇,组织会员联动发展、融合发展、通过市场对接、技术对接、服务对接,推动目标凝合,资源整合,价值聚合,换届以来先后组织对接活动30多场次,带领会员“走出去”把触角延伸到陕西、山东、四川、安微等地并与多个兄弟省市行业协会建立起合作共赢机制,共谋发展。

为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陇药协会重新设计、注册“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及时发布更新行业动态、会员风采,产品展示,还专门开辟“招贤纳士”板块为会员企业招聘、人员应聘提供便利。为实时发布会员单位最新动态,协会建立企业新闻宣传人员工作群,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组织的专业培训。

甘肃中医药资源丰富,文化积淀厚重,发展优势十分明显。如何将“优势”转化为“成果”成为全省上下共同求索的目标,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我省相继出台一系列利好甘肃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文件,经过不懈努力,全省中医药产业推进机制不断健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科技创新强劲发力,招商引资工作有序开展,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稳步实施。

为助力产业加速发展,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全力打响“陇药”品牌,以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柴胡、板蓝根、枸杞、黄芩、款冬花等十大陇药的重点,遴选一批甘肃独家品种、特色品种,如佛慈“六味地黄丸”,普安“宣肺止嗽合剂”,陇神戎发“元胡止痛滴丸”、岐黄药业“苁蓉通便口服液”等省内外有影响力、有市场代表性的大品种中成药,通过协会搭建桥梁纽带、充分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优势,打造系列优秀品牌,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亳州药博会,陇西药博会,青岛药交会,重庆西洽会等专业展会,搭建“甘肃陇药馆”。助力陇药品牌深入人心,开拓市场。

根据我省中医药产业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陇药协会积极发挥平台优势,围绕“强链补链”,以招商引资实效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多次组织有合作需求的会员单位“走进企业”、“请进来”等活动,对国药控股甘肃公司,陇西奇正,陇西一方、天水旭康材料、天水华圆、天水成纪,甘南百草、佛慈制药等企业深入对接洽谈,交流合作,“补短板”,“扬优势”,组织我省生物医药企业与广西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召开合作推介交流会,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为甘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会员的事就是协会的事,协会始终把会员企业的诉求放在第一位,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今年以来,代表会员企业向省市场局、省税务局、省医保局上报《关于成立企业法人子公司的情况汇报》、《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关于降低代开发票税率的请示》、《关于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若干建议》,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上报《关于促进甘肃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措施要点的报告》,争取政府支持,获得相关部门和会员企业的肯定。

换届以来,协会紧紧围绕生物医药,中药产业现代化体系构建,助推绘就高质量发展“实景画”,聚焦道地药材、生物制品、独家中药品种、新材料、新剂型,在全产业链研究发展上取得积极进展,集群优势逐步体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在全省医药人的共同努力下,甘肃医药产业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早日实现医药强省的目标。